上海2017年12月4日電 /美通社/ -- 隨著越來越多便捷出行方式的涌現,擁有私家車將不是消費者的必然選擇。近日發布的J.D. Power(君迪)中國消費者打車軟件使用情況調查顯示,若有其(qi)他(ta)更好選擇,19%受訪者表示“一定愿(yuan)意(yi)”放棄擁有一輛(liang)(liang)車,另有51% 表示“可(ke)能愿(yuan)意(yi)”放棄擁有車輛(liang)(liang)。
調查還(huan)發現,85%的(de)消費(fei)者(zhe)對(dui)今天的(de)出行方(fang)式比3年(nian)前(qian)更為滿意(yi)。方(fang)便快捷(82%)、App操作效(xiao)率高(gao)(48%)和提前(qian)預約/減少(shao)等待時間(44%)是消費(fei)者(zhe)對(dui)滴滴出行之(zhi)類打(da)車軟件(jian)最滿意(yi)的(de)地(di)方(fang)。但(dan)他(ta)們對(dui)打(da)車軟件(jian)也有(you)一些不滿意(yi)之(zhi)處(chu),例如個人信息(xi)的(de)暴露(57%)、老年(nian)人和其他(ta)不使用打(da)車軟件(jian)的(de)人群打(da)不到車(53%)、人身安(an)全無保障(38%)、定價高(gao)(26%)和行業壟斷(26%)。
出行方(fang)式的(de)多元化趨勢使(shi)得消費者(zhe)駕(jia)駛和乘坐私家車(che)出行的(de)意(yi)愿降低(di)。只有約三成(32%)受訪者(zhe)明確表示未來將繼續選(xuan)擇乘坐/駕(jia)駛私家車(che)出行。32%的(de)消費者(zhe)傾向于(yu)選(xuan)擇共享(xiang)汽車(che)、共享(xiang)單車(che)、公共交通等綠色出行方(fang)式,另有29%的(de)消費者(zhe)傾向于(yu)使(shi)用打車(che)軟件。
J.D. Power亞太區副總裁兼總經理喬杰(Jacob George)表示:“打車軟件以及各種形式的共享出行方式,將從根本上改變消費者的擁車模式 -- 消費者只需車輛的使用權,而無需擁有權,這將對未來的汽車行業產生顛覆性影響。是發展自己的租車業務?還是設計與生產適合共享出行平臺的車輛?抑或是自己做平臺……盡管共享出行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車銷售,但汽車廠(chang)商仍然有機(ji)會從中發現機(ji)遇。”
該研究的其他發現: